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成德节度使王武俊去世,他儿子王士贞接任。
徐泗节度使张建封死了,兵士们推举他儿子张惜继任。
德宗李适任命淮南节度使杜佑兼任,徐泗将士们一齐反对,上奏折说:
“皇上,这样不行!我们都坚决不答应!
我们不拥护的人,就算您让他来了,他也当不下去!”
李适只好收回自己决定,顺从兵士意见,任命张惜为徐泗节度使。
自古到今,军人服从命令天经地义。到了德宗李适这里,成了上级服从下级。
荒唐又无奈,李适默认了中央对地方军政长官的自主任命权丧失。
德宗李适,专做姑息苟且之事。过一天,算一天,只要眼前安宁,就以为天下太平。
愚蠢上司喜欢笨蛋下属。
朝中群臣,多是平庸无能之人,崔损当了九年宰相,没干一点人事。
李适反而始终倚重这蠢猪一样的人。
直到崔损病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李适才升任:
高郢为中节侍郎,
郑珣谕为门下侍郎。
他俩官同宰相。
这两个人好些么?唉,也是一对蠢货。
就贾耽能力强,出为将、入为相,很有名望,但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遇事模棱两可,不主持正义。
他做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管他是非对错,保住自己的官位、工资才是存活下去的第一要务。
宰相都这样,其它官员可想而知,大家你胡弄我,我胡弄你,稀里糊涂度春秋。
大学士薛约,不肯老实瞎胡混,上奏书言事,指责朝政过失。
惹得李适不高兴,把他贬往连州,让他去当芝麻粒那么大的小官。
国子司业阳城,和薛约有师生情,深情送别薛约。
送君送到城郊外,
慨叹人生好无奈。
相视无语叹朝政,
心存正义待不成。
枯草萧瑟舞秋风,
万千深情眼神中。
阳城深情送别这事儿,很快被人告举报了。
李适知道了很不高兴,斥责阳城包庇罪人,是非不分。李适说:
“阳城,你这脾性,待在京城不合适,你去道州当刺史!”
一次正常的师生送别,阳城丢了京官。
京兆尹(长安市长)李实,为政残暴,遇到了严重旱灾,不准给百姓减免租赋。
监察御史韩愈,心疼百姓日子过得苦,请求征收从缓。
李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韩愈被贬为山阴县令。
朝廷的监察部长当了县官,大文豪韩愈贬官贬得很厉害。
朝政昏愦,已经这样。
父皇朝政一塌糊涂,太子李诵忧心焦虑。
李诵已经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给老爹当备份,全唐朝他当得时间最久。
他看开了世事繁杂,性格宽容练达。
平常有两个侍臣都姓王,算是他的莫逆之交。
一个是杭州人王伾,一个是山阴人王叔文,他俩官任翰林待召。
王叔文诡智多谋,自称读万卷书,通晓天下事,懂得治国之道。
一天,李诵和他们各位侍读举行非正式座谈,谈论宫中朝政得失,大家七嘴八舌,喋喋不休。
这时,只有王叔文静静他坐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像哑巴了一般。
到众人散去,太子李诵留住王叔文,问他:
“刚才你怎么不说话?”
王叔文说:
“殿下身为太子,只应当侍奉皇帝吃饭和早晚问安,不适宜谈论朝政的事。
况且皇上主持国政已经多年,为人特别多疑。
他如果怀疑殿下收揽人心,图谋夺皇位,请问你如何辩白解释?”
太子李诵恍然大悟,感动地哭着说:
“要不是先生提醒,我实在没想到这一层危险。
感谢先生提醒我!”
从此,李诵对王叔文更加信任。
王伾擅长书法,王叔文善于下棋,两人侍奉太子,早晚形影不离。
审时度势的人总是盘算下一步,不肯闭着眼睛瞎胡混。当时有:
翰林学士韦执谊,
左司郎中陆淳,
左拾遗吕温,
新中进士李景俭,
侍御史陈谏,
监察御史柳宗元(大文豪),
监察御史刘禹锡(大文豪),
监察御史程异,
司封郎中韩晔,
户部部中韩泰,
翰林学士凌准等,
他们都懂得德宗李适离老死病死的那一天越来越近,得早作打算。是时候该改换依附门庭,投靠下家了。
他们这些人心里明白:投靠了二王,就是靠近了太子,都同王叔文、王伾结交成铁杆好朋友。
他们结伙结帮共同出游,吃喝聚会,行踪诡秘。
他们对小圈子外严格保密、外人不知道他们都 做了什么。
他们都期待着德宗李适早死,迎接新未来、新希望。
左补阙张正一给德宗李适上奏书反映事情,得到李适召见。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