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章:造火炮(上)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陆云,你不是准备了许多国家的翻译吗,挑几个重要的国家翻译,让他们叫吴磊说外语,他将来可是海上的王者,学这些有用,不过……本王还是希望,十年后,或者二十年后,我们大唐的语言,能遍及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一切,就要靠你啦,吴磊。”
吴磊闻言浑身一震,让大唐的语言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多么宏伟的志向啊,吴磊把李浩的志向和自己的志向一对比,方觉李浩是多么伟大,难怪他能在如此年纪就从一介白身成为琼南王。
船队在琼南停靠四天,李浩也和陆云规划好了所有航线,然后李浩亲自送陆云登船,目送他们出海,这一次出海,可不像上次去倭国那么简单,此次他们带出去的物资,是上次的十倍都不止,而且他们还肩负宣威和传播大唐文化两大重担,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如果此次航海成功,很有可能这就是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次远航,也是大航海的时代的起点。
送走了陆云,李浩又下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指令,造火炮。
虽然他现在有船了,但他的船还不具备太强悍的攻击性,床弩的威力终究有限,达不到李浩的要求,他的要求是很高的,他觉得这些海船,只有配上火炮,方能逞强于列国,称霸于海上,所以制造火炮是势在必行的。
火炮也分很多种,像明朝时候的红衣大炮,就是比较古老的一种,虽说威力打出来也能震慑人,但射程不远,威力也差强人意,而且装填太过麻烦,李浩毕竟是穿越者,他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好的,他打算越过老式火炮这一步,直接制造弹壳式火炮,他的目标定为加农炮。
在抗战电影里可以看到,那些带着车轮,推出来的大炮,有一个炮手在后面搅动转轴,调整炮口方向的,就是那一种炮,加农炮的特点是炮管较长,发射仰角较小,弹道低平,可直瞄射击,炮弹膛口速度高,射程远,未来世界的加农炮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也就是30里,什么概念。
制造火炮是很复杂的,对钢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炮身具有极强的韧性,否则容易炸膛,大炮炸膛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在明朝时,都是用铜制造炮身,因为铜是一种韧性比较高的金属,即便是用铜制造炮身,古代大炮的炮身还是制造的极其之厚,因为那时候的火炮没有弹壳,直接用火药在炮膛里点火,炮身承受的压力太大,自然容易炸膛,所以后来西方才会出现子母炮,也就是弹壳式大炮的前身。
李浩其实对火炮已经暗中研究很久了,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想要制造火炮,必须炼制塑造炮身的合金结构钢材,制造火炮的合金钢材料他知道,只不过一些比较稀有的金属有点难弄,倒不是他弄不到,而是量有点大,毕竟是制造火炮,而且他也不可能只制造一门火炮,所以需要的稀有金属材料量不小。
然而李浩坚信,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稀有金属只要存在于地球之上,他就能弄得到,顶多费点事花点钱而已,才多大点事啊。
材料问题倒不是最难的,最难的在于炮弹的制造,想要制造弹壳式炮弹,可不像红衣大炮的炮弹那么简单,顶部的触碰爆炸的引信就是一个难题,这难不倒李浩,他最后设计定稿的炮弹,是分装弹,弹丸和药筒分开的那种,引信部位装填红磷和硫磺,炮弹尖端是可以伸缩的,装有小弹簧,伸缩幅度只有三毫米,用火石连接到红磷,而红磷硫磺后面,就是密封的火药了,这样虽然也能达到引爆的效果,但有一个缺点,炮弹不防水,一泡水就歇菜,成为哑弹。
虽然是美中不足,但为了安全,李浩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以后有时间再慢慢完善。
除了炮弹顶部的引信,尾部引信难度似乎更大,尾部是绝对不能用红磷和火石的,否则随便一个颠簸,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这个问题李浩曾经苦思了许久,在问过他哥哥李成之后,才有了解决方案,其实跟枪子弹打火是一个道理,子弹底部发火,也称底火,未来世界的子弹底火,有两大方式,分别是巴克瑟式底火与柏丹式底火。
而李浩最终选择的是巴克瑟式底火,其实就是在子弹的底部镶嵌一个底火杯,杯中放置引火用的特殊引药,底火杯只要被尖锐的东西用重力敲击,就会引爆引药,强大的爆炸压力会通过引火孔,进入弹壳,推动子弹,使子弹发射。
炮弹和子弹其实是一个原理,所以李浩就决定采用这种引火方式,安全可靠。
制造火炮可是高危行业,李浩心中其实十分忐忑,历时两个月,李浩花费数万贯搜集了十几吨的稀有金属,同时,所有火炮的铸具已经做好,只等炼钢浇铸。
制造炮身倒不怎么危险,李浩亲自指导,炮身各部分零件浇铸完成后,打磨,拼装。
由于是弹壳式火炮,所以是从尾部装填,这次的炮管厚度是8厘米,而底部炮管厚度是1厘米,因为底部处于爆炸位置,承受的压力最大,所以造厚一点,这样安全。
炮身造起来后,安装在底座上,长1.8米,口径130毫米,比加农炮小很多,可以想象,威力和射程也无法跟未来世界的加农炮相比,但在这个世界,绝对是大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