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给自己留下祸根。功成名就之后,应懂得不要居功贪位,适时而退,才是应有的运行之道。
联想到自己,觉得也算是功成名就。一个来自道州山村的穷小子,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先在山阴做县丞,而后进京,先在鸿胪寺,后在阁门司,在韩太师的帮助下,不到五十岁,就任西府首脑,位列执政。兄弟子侄十多人在他的帮助下,在京城和周边州县为官。妻子贤惠,子女孝道。家中虽不是金玉满堂,也是颇有积蓄。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也该见好就收了,只要帮助太师渡过目前的难关,就请求回乡为官,四处看看,读读书写写诗,享天伦之乐。
想到这位韩太师,他的心情顿时烦噪起来。北伐中原,雪耻恢复,本是好事一件,百年之功。可事到如今,弄得不堪收拾。军队想进进不了,欲退也退不得。自初春以来,与金议和已半年多了,始终没个结果。倒不是他刘某等不得,相反,从各种情况来分析,金国也没那个实力打过长江来,和谈就这么拖下去,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但是,这个社会有些病态,宁做太平犬,不作离乱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不该北伐,打败了,不是同仇敌忾同舟共济,想方设法打败或拖跨敌人,而是内讧,指责弹劾指挥北伐的人,甚至宁愿卑躬屈膝割地赔款,早日达成和议,苟且偷生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据他观察和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满韩平章的专断,甚至愤闷和仇恨。不知道,这种不满、愤闷和仇恨会导致什么恶果。他想,要找个适当时机,提醒一下这位当朝一品,到功成身退的时候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方信孺第二次回国时,汇报金人的态度:颜宗浩说:“割地之议暂且缓一缓,称藩不从也可以不谈,两国之间当以伯侄相称,岁币之外另加犒师银五百万两。”方信孺坚决拒绝,不肯答应。完颜宗浩无计可施,只得默认。
八月初,方信孺再次以国信所参谋官的名义,充任通谢使,持加国玺的条约及通谢费百万缗抵达汴梁。
完颜宗浩翻脸不认帐,指责方信孺没有将他们的要求全部禀告朝廷,让人将签好的誓书退给方信孺,还让传令兵告诉他:违背金国的意愿,本帅绝不轻饶,轻则关押重至诛杀。
方信孺毫不为畏惧,传令兵说“:这事不是犒师钱可以了结的。还别的名目。”
方信孺一步不让:“岁币数目不能再增加,所以以通谢钱为名充代。现在你们得此求彼,得寸进尺,我只有死而已。”
传令者回答说:“不会的,丞相打算留您在此。”
方信孺说:“留在这是死,辱没君命回去后也是死,不如现在就死在这儿。”
关押十多天,见方信孺不低头不屈服,只得放回。让他带信给张岩,书云:“若能称臣,即以江、淮之间取中为界,欲世为子国,即尽割大江为界,且斩元谋奸臣,函首以献,及添岁币五万两匹,犒师银一千万两,方可议和好。”
回到朝廷,报告金人新提的五个条件:“割让两淮之地,此其一;增加岁币数量,此其二;犒劳金军将士,此其三;索还归正人,此其四;其五,”方信孺看着韩侂胄,停下不说了。
韩侂胄见其吞吞吐吐,大声道:“有话就说,结结巴巴象什么!”
方信孺这才慢慢地回答说“:他们想要太师您的头。”
韩侂胄忍住气,“你是怎么说的?”
“我说,首谋者是苏师成和邓友龙。金酋说,苏师成和邓友龙没那个能力。”
“尔往复三次,历经半载,到如今却还是这个结局。那要你还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