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苏承旨畅游赤壁
韩平章鄂州阅兵
回到京城,叶正则专门去平章衙署,史达祖告诉他,平章王去鄂州参加阅兵去了。史达祖也是满腹诗书,文章诗词写得都很好,可惜就是屡试不第,不爱阿谀奉承,始终保持文人的清高,不愿随波逐流,只能以幕僚的身份,谋取一份薪酬,养活家人。不满五十的他,胡子都有些白了,便问他:老弟,有什么需要办的尽管说。
史达祖笑了,多谢正则兄,有事的话一定请你帮忙。
在长江中游两湖江西一带,本朝也有三支屯驻大军,分别是鄂州都统司、荆南都统司和江州都统司。其中鄂州都统司,拥有屯驻大军五万三千人,实力最为强大。这支军队的前身是岳飞岳家军,战斗力也最强,以鄂州驻扎御前诸军副都统制兼知鄂州王甫斌为统帅。
王甫斌出身武将世家,未到二十岁便献身军营。到嘉泰二年,在侍卫亲马军都指挥司神武军任副都指挥。不久,结识了苏师成。知道其为韩太师心腹,便百般讨好,送银子送女人。得以出京,去鄂州都统司任统制。
一年多后,应王甫斌之邀,苏师成来到了黄州。听说赤壁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突然来了兴致,要前往观看。王甫斌说,几个大男人游没什么意思,不如找些歌妓陪陪吧。
岁月流逝,当年古战场的痕迹已荡然无存,只有青山、峭壁和滚滚东去的长江水。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为了让苏师成留下深刻的印象,王甫斌请来了掌书记进行讲解。赤壁作为风景,这里留下了不少文人的诗文。最有名的是一首叫《赤壁》的七言绝句,和一篇骈文《赤壁赋》。七言绝句是晚唐杜牧而作,他当时游览的不在这里,在武昌县西南的赤矶山。
陪游的有三个歌妓,王甫斌问:有谁会唱《赤壁》诗的。
三人都说会唱,王甫斌指着最年轻的,你唱给苏大人听听。
那女子提提神,开口唱道: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苏师成问,掌书记,听说你博闻强志,那你说说,这大乔小乔长的什么样子?
掌书记答话,既然苏大人问了,下官就介绍一下。传说,大乔叫乔莹,是吴王孙权之妻,小乔叫乔霜,是周瑜周公瑾之妻,都是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当时的年龄,不过二十岁上下,本姓桥。至于长相,史书写的很笼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只说皆国色也,裴松之注此传,说她俩国色流离、资貌绝伦。流离,就是光彩焕发。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周瑜说,曹操形容此二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
船航行到赤壁矶下,众人观看。苏师成问,你们三人谁能记得《赤壁赋》?背来听听。
没人会,但是都会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那就到晚上喝酒时唱,现在我就想知道,一百二十多年前,黄州团练副使苏子瞻,他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掌书记说,苏大人,我会背,我来讲给你听。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总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下,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两年后,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长江,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
文章开篇描写他看到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面对迷人的景色,他情不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进入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江上响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
赋文通过主客问答,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不过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人生短暂,争来争去,又得到了什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