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查文徽踌躇满志地眺望建州城时,他听到了三个晴天霹雳:
1,泉、漳、汀三州均已归附王延政,王延政距离统一全闽只差一个福州城;
2,王延政已经派大将张汉卿率领八千人的部队赶来阻击,敌军还有5秒钟抵达战场,请做好准备;
3,查文徽的亲信臧循(也是帮助他制定攻闽计划的得力副手)的部队已经被团灭,臧循被生擒,押回建州,斩首。
查文徽的嚣张气焰顿时化为乌有,大为恐惧,急忙下令后撤,等待己方援军。
更令查文徽和李璟意想不到的是,敌人大大的狡猾!正在围攻福州的将领吴成义得到南唐入侵的消息后,故意张冠李戴,派人告诉福州守军,说南唐军队是建州王延政请来帮忙的,是帮我们攻打福州的。于是,原本顽强抵抗的福州守军立刻发动兵变,诛杀朱文进、连重遇,把人头送给王延政,福州宣告归顺建州王延政。
拜南唐的入侵所赐,王延政正式统一闽国。
随后,王延政调转枪头,催动麾下精兵悍将,奋统一祖国之余威,回戈北上,阻击查文徽。
既然生米煮成了熟饭,王延政已经统一了全闽,那么查文徽就应该火速退兵,然后把善后问题交给南唐的外交人员,赔礼道歉,努力经营与王延政的新闽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当然,这是从大局出发的考量。这会让南唐及时止损,减少损失与增加收益是一个道理。但是这样一来,受损失的就只有查文徽了,他要一个人承担战败的罪责,从此在南唐的政坛上销声匿迹,搞不好,连他这个自然人都要灰飞烟灭。
所以,查文徽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上疏李璟,请求增援。
赌徒往往不会愿赌服输,李璟也不服,不甘心刚刚入市就割肉出场,于是选择了加仓。派何敬洙、祖全恩、姚凤率领数千大军,南下增援,以图翻盘。
在第二次会战中,闽军在“杨剥皮”杨思恭的错误指挥下,贪功冒进,惨遭失败,南唐军队大获全胜,打开了通往建州的大门。
王延政大为恐惧,急忙抽调各地精锐,准备“建州保卫战”。
随着王延政嫡系力量的抽离,王延政对闽国各地的统治力急剧下降,原福州闽国的降兵降将们纷纷开小差,于是,将领李仁达暗中勾结降兵降将,发动了“福州兵变”,诛杀王延政留在福州的侄子王继昌和建州将领吴成义,控制福州,并推选一位和尚当傀儡皇帝。
闽国再次分裂。王延政一面要抵御北部的南唐侵略军,一面还要继续南下镇压福州叛军。
2个多月后,李仁达再次发动政变,杀死傀儡皇帝,然后自称福州威武军留后,向南唐上疏表示称臣,为了向南唐献媚,故意在奏章上使用南唐的年号(保大三年,945年);与此同时,他也向后晋称臣纳贡,表示归附;还向吴越国派去使节,谋求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活脱一个三姓家奴。
李璟收到李仁达称臣奏章,十分高兴,当即下诏,任命李仁达为福州威武军节度使、加宰相衔儿(同平章事),为表亲近,还给李仁达赐名“李弘义”,编入皇家宗籍。李璟的儿子排“弘”字,等于说李璟把李仁达认作养子,还编入了皇室宗籍,帮李世民又找了一个后代。
在闽国境内的南唐军与王延政打得难解难分,互有胜负,这种胶着状态持续了两个月,把时间拖到了公元945年的7月份。
南唐将领新秀边镐不负众望,攻克了建州南部的镡州(原龙津县)。闽国原本只有五州(福、建、泉、漳、汀),王延政据建州建立“大殷国”时,仅仅控制着建州,他嫌不好听,于是先将延平镇升格为龙津县,后又升格为镡州,也就是说,虽然叫“州”,实际只是一个小乡镇的规模。
即便如此,攻克镡州也不失为南唐的一大胜利,因为镡州位于建州以南的建阳溪畔,扼住了建州与福州之间的唯一水路,对建州形成了包围之势,既切断了建州与其余四州的联系,又阻断了王延政的退路。战略位置尤为重要。
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之下,王延政气急败坏、越来越不安,越来越猜忌,对来自福州的八千援军产生了怀疑,竟然将他们全部屠杀,然后又派人前往吴越国,向吴越国称臣,请求支援。
而南唐的“主战派”则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
查文徽成了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与他狼狈为奸、更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