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士兵们只好从腰间取下匕首或是刺刀开始在木桩下刨坑。
此刻战场上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对面北海军的零星射击声突然就停了下来,让俄军有些摸不着头脑。而俄军纵队前排的士兵们都在跟铁丝网较劲,他们好不容易将木桩下的土石刨开,用力拔出后,却发现光是拔出第一道木桩根本没用;因为第二道木桩跟第一道是交错排列,就如同枝枝蔓蔓的刺藤一样。
很多俄军的双手都被铁丝网上的蝴蝶型刀片割的满是鲜血,然而他们毫无办法,只能拔掉一根又一根。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道铁丝网工事前已经排满了六个团的上万人马。步兵们在焦躁的等待命令,而骑兵们身下的战马也在不安的原地兜圈子。
好在人多力量大,半个多小时后,这一片长度在一百米的高桩铁丝网终于被清除,负责清理的俄军士兵们军装被划的支离破碎,脸上、手上都是血道子。
被堆在一起的铁丝网如同一个巨大的浑身长满尖刺的怪兽,密密麻麻的纠结在一处。
“这些鞑靼人可真是糟蹋好东西!用这么坚韧的铁线做拒马。”
“谁说不是呢!可咱们有几万人,他们凭这些就想拦住我们?做梦去吧!”
“乌拉!前进!”
然而喜悦只存在了片刻,俄军猎兵刚刚前进了几米,随即就悲愤欲绝的发现,在前面竟然特么还有一道两俄尺高、纵深多达七俄尺的低桩铁丝网,上面带着刀片的铁线在草丛中更是密布纵横。
俄军上下顿时涌起了滔天怒火,恶毒的“鞑靼人”啊,还能不能让人愉快的战斗了?!
一名营长气的命令手下的猎兵站成三排,对着二百米外的北海军阵地就是一通乱枪。
跟许多现代人想象的不同,燧发枪时代线列步兵的开火方式并不是第一列率先开枪,而是由第三列率先射击,一段时间后才是第二列、第一列......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尽量让第一列士兵的步枪保持装填状态,以便随时对付敌人的骑兵,或是留到最危急的关头使用。
在十八世纪末,欧洲各国军队的步枪在口径、管长、枪管安装方式、枪托外形、燧发枪机设计和通条等方面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就射速和有效射程而言差别并不大。
一个上战场的士兵通常会携带50~60发子弹,所谓的子弹就是一个圆柱形纸卷,纸卷内部装有一颗球形铅弹和发射铅弹所需的火药。同时士兵们的射击速度也不算很快,一位训练极好的士兵可以在短时间内每分钟射击5发实弹,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此射速根本实现不了;俄军直到1811年的步兵条令中才规定,士兵练习装填要达到每分钟射击3次的水准,之前则全靠团营长自己把握训练。
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实战中的射速比条令中规定的射速还要低,而且在战斗进程中会不断降低。在战斗之初,燧石是全新的,引火孔也是干净的,哑火极少发生;可随着战斗的进行,哑火率就会变得越来越高。另一个造成射速降低的原因是火药无法完全燃烧,于是残渣会逐渐堆积在枪膛内壁,让装填铅弹变得相当困难,枪膛在射击数十次后就得彻底清理。此外,如果以较快的速度连续射击数十次,枪膛就会发烫到无法触摸。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也会出现疲乏迹象。
顺便说一句,在十八世纪末的欧洲打一场会战,步兵平均每杀死一名敌人需要消耗200~500发弹药。
北海军之所以停止对敌军步兵的射击,当然不是为了让俄军有足够时间通过铁丝网。赵新原本的计划是让俄军左翼部队通过第一道铁丝网后再动手,阵前一百米的纵深,是他为左翼俄军布下的修罗场。
然而俄军的左翼部队并不打算闲着,在等待后方运来木板的同时,各团团长命令后方位于步兵和骑兵之间的4磅炮和6磅炮组从阵型两翼的位置,对北海军的阵地展开炮击。
“嘟~~嘟嘟嘟!”
“所有人注意隐蔽!”北海军的阵地上,除了那些躲在隐蔽掩体里士兵,战壕里的其他人都缩进了工事下的防炮洞里。
四百米外的俄军两翼发出阵阵轰鸣,硝烟滚滚中,十几枚实心弹落在了北海军的工事前后,不过由于布设在阵地前后的大量沙包的阻挡,落地后的炮弹并没有发生弹跳,而是在周围不停的旋转滚动。
某些人或许以为滑膛炮时代的实心弹只要不被擦上就能安然无事?实话告诉你,大错特错,你忘了炮弹冲击波了!
根据历史上的真实记载,在1812年的俄土战争中,一位俄军的炮兵军官正在清理炮膛时,一发敌军的实心弹从他的头顶和背后飞过,那军官当场不省人事,他的头、颈和后背都变黑并且肿胀。虽说他后来还是醒了过来,但实心弹冲击波的威力可见一斑。
时间已经来到了清晨的7点30分,北海军指挥部内,盛海舟向刘胜报告,无人机发现俄军中路和右翼集团已经出动,先头部队距离我方主阵地还有一公里。
北海军上上下下忍了这么久,就是在等这一刻。刘胜满脸兴奋的对着步话机大声道:“赵新,敌人都出来了!可以开始了!”
位于别拉亚河南岸的北海军炮兵阵地上,两百多门各式火炮已经去掉了伪装,一百多门d30的炮口从掩体中伸了出来,斜指苍穹。
此时北方原野上的大雾已经被风吹散,太阳已经完全跳出了地平线上,随后又消失在它上方的一片乌云里。过了片刻,阳光撕破了乌云的边缘,平原上的一切都像是被染上了一层金边,轮廓明光闪亮。
随着赵新发出“开始射击”的命令,各炮团中的基准炮率先开火。
跟步兵一样,北海军的炮兵同样采用了“三三制”的编制;一个营是18门炮,而一个团则有54门炮。而基准炮是以连为单位展开试射,光是基准炮就有36门,这也就是说,赵新在别拉亚河的南岸整整放了四个团的炮兵!
122榴弹炮一个班需要8人,75毫米炮一个班需要3人,而在场的这些两千多人已经占了北海军炮兵的三分二的家底。好在有了赵新,炮兵阵地上并不需要太多负责运输的人马,因此各炮团的人员编制少了一大半。
炮兵班长李彦升为了这一天已经苦熬了一年多了。他自从加入北海军炮兵的那天起,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没黑没白的恶补数学。无论是密位公式、三角函数、乃至各种计算工具和观瞄设备的掌握,让这个只上过几年私塾的前清军炮兵协领吃尽了苦头。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彦升曾无数次的想打退堂鼓,要不是有那些战友和教官的鼓励,他早就放弃了。就在三个月前他通过了那场难倒无数人的数学考试后,三十二岁的李彦升忍不住放声大哭。
随着阵地上的炮声隆隆,三十六门基准炮在完成两次试射后,收到前沿观察哨和无人机侦察数据的各连连长随即下达了射击命令。
“全连射击!106号目标,敌步兵群,榴弹瞬发引信,3号装药。标尺6-00,方向30-00。4发齐射!”
收到命令的李彦升立刻根据装药号数、表尺、以及本炮至基准炮的间隔,从“修正量算成表”中查出集火射向的修正量,向基准炮的方向修正。等观瞄手按照修正量迅速调整完毕,李彦升大喝一声:“开火!”
当别拉亚河南岸的北海军炮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俄军各部发起猛烈炮击时,伊尔库茨克-切列姆霍夫斯卡亚平原上顿时就传来了一阵阵响彻云霄的炮火轰鸣,一颗颗炮弹从骇人的炮管里喷射而出,划过湿润的空气和晴朗的天空,伴随着令人颤栗的冰冷呼啸声,接连不断地向着左中右三个方向的俄军猛砸过去。
北海军的反击正式打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