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同载入史册,成为这个时代最有成就的一批人,甚至在青史上,都会熠熠发光。我们不求兵戈之利,灭掉多少番邦,夺来多少疆域,而是把华夏这片土地,打造得国家富强、百姓富裕,老有所养,少有所教,天下大同!”
高士廉、温彦博、薛收、姚思廉都是儒家出身大学士,精通史学与六经,对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非常有情结,听到陛下这般为民考虑,由此宏伟之志,改善民生,都感到热血沸腾,浑身激动。
罗昭云继续说道:“朕已经让造工局专门从太学中挑选对农业感兴趣的贡生,残余水稻杂交的研究,将南北水稻不同品种,进行杂交移植的试验,如果培育出新品种的水稻,每亩的产量可以翻一倍,甚至数倍,到时候,在北方栽种水稻能够抗旱,在南方可以做到两熟三熟,产量也大,到时候天下百姓都会存量很多,即便到了灾年,也不会再挨饿了。”
“杂交水稻?”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名称,但咀嚼一下话意,也隐隐猜到了意思。
“如果真的能产量翻倍,百姓收的粮食多了,存下的口粮就多,的确能够改变民生。”高士廉感慨。
如果以前大臣们对皇帝过于重视格物、淫工巧技,抱有一些成见,以为陛下会玩物丧志,但是渐渐发觉,这造工局一次次推出的新东西,都是对百姓,对朝廷有巨大帮助,他们戒心也逐渐降低了,开始接受格物。
当然,格物只是手段,是一种技术,朝廷要治理,还是需要思想,这就是儒学以及其它学派所在意的地方,确立主流思想,哪一个学派的思想更适合安抚百姓,立为正统,这是大儒们关心的,他们肯定希望儒学能够一家独大。
这一点,罗昭云则辩证地看,儒学的确对朝廷稳固,同化百姓有好处,毕竟儒家推出的仁义礼智信,对全民行为规范,道德约束,自身修养等等都有好处。不过,儒学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学派和释经人,主张的东西也有不同,如何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能僵化、教条地推行,让读书人都读成腐儒,那就是教育的失败了,要多元化学习。
“对了,朝廷许多官员对徐世绩带大军南下,有诸多争议,你们如何看?”
褚遂良拱手道:“是的,陛下,徐世绩是瓦岗军的将领,出身就被朝廷许多官员有诟病,此外,徐世绩年纪比较轻,而且没有独挡一面,统帅三军作战的经验,令人称赞信服的大战也少,所以,官员们难免有些质疑,一些前朝大将军的后裔子孙,都私下议论纷纷,觉得他们带兵,也能比徐世绩强......”
“的确有争议!”其它人也都点头。
罗昭云环顾诸人,笑了笑,说道:“徐世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帅才,只不过,以前能够发挥的地方太少,不得重用,在攻打晋阳的时候,朕已经委任他做了将军,负责进攻晋阳城,能够看出此人的才能,这一次南下,也是对他的考验和信任,暂时来看,朕还是相信他的能力,不过,为了减少猜忌和朝中议论,朕决定,一旦南方战事不利,就宣布御驾亲征,对付杜伏威等江淮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