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曜道:“仲达考虑得也是,既然你已经装病,那短时间内倒是不好再突然病愈了。”
司马懿道:“那是正好,我正嫌郡中事务太过繁杂,乐得在家中读圣贤书。”
山曜清楚这个表妹夫的才能,夸道:“以仲达之才,区区郡中事务简直信手拈来,合当署一县之地,方能伸展拳脚。”
张希却道:“仲达之才,区区一县之地岂不是埋没了,依我看,当署一大郡。”
山曜笑着附和道:“元祐所言极是,料仲达日后定能为二千石。”
张春华听两位兄长都如此夸赞自己丈夫,喜滋滋地道:“兄长,吃蜜饯,这是自家腌制的,极是可口。”
张希喜食甜,闻言拈了一枚尝了尝,果然笑着称赞。
山曜却不喜吃蜜饯,说道:“我二人为姨母催促,一路上没少为仲达的‘病情’担心,妹妹你就拿这些蜜饯应付?少说也要整治一席好酒菜才行吧!”
张春华咯咯笑道:“好好好!你们聊,我这就吩咐厨房拿酒来。”
大户人家就是奢侈便捷,不多时,一席酒菜布下,几人也不管是不是饭点,立刻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张希问道:“仲达这次打算病多久啊?”
司马懿道:“能病多久就病多久吧!反正这天下纷乱,也实在不是我辈伸展拳脚的时候。”
山曜闻言也感叹道:“是啊!眼看西凉贼人被一一驱除,黄巾余孽也殄灭殆尽,哪料得到各路豪雄彼此交斗,就连曾为盟友的袁曹二公都反目成仇,以至于……以至于……”
山曜说着说着就有些哽咽,乃是因为说到了他的伤心处。
原本山曜的前途也是一片锦绣,被郡中举孝廉,入朝选官时托了些门路,署了个冤句令的美差。
然而山曜到任没多久,袁曹之战就开打了,山曜当时还担心济阴郡会不会成为前线。
一开始战局的发展还算好,河北大军从黎阳过河一路往许都方向杀去,并未进入兖州腹地。
然而山曜却没料到,有一个名叫也颜良的家伙好死不死率领数千偏师东出兖州,一路上把陈留、济阴等地给搅和得天翻地覆。
山曜一介书生,虽然也曾看过几册兵书,但从未经历过战阵,见河北大军势如破竹杀了过来就慌了神。
他又听闻南来的援军西凉骁将张绣就在冤句以西的济阳遭到夜袭大败,再无力阻止河北军的行动。
所以当颜良的兵马来到冤句城后,山曜索性就拿根绳子往梁上一绑。
大家可别误会,他并不是想不开要与城偕亡,而是把县令的铜印一挂,自己先行开溜。
如山曜这种情况虽然有些不齿,但在当时也不鲜见,毕竟打不过逃跑再正常不过。
山曜原以为,既然颜良率领的偏师都能如入无人之境,那袁绍的主力兵马一定也已经获得了巨大优势,指不定朝廷中发号施令的人就要换一换。
他不战而走也算是交上了半份投名状,虽然比不上献城那么赤诚,但我也没有率兵死守不是么。
但山曜万万没有想到,他为日后投向袁大将军埋下的伏笔却把自己给坑得不轻。
因为颜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占据冤句,他在冤句捞了一票后就继续出发前往成阳、句阳,待颜良离开后,冤句就被李典等人收回。
在官渡之战后,曹军更是继续收复了濮水以南的大片区域,与河北军形成微妙的相持。
总体而言,此战袁绍与曹操都没有赢,乃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对于这种局面,决策者当然要找些替罪羊来背锅。
袁绍那边把锅盖在了郭图、马延等人头上。
曹操这边,按说对上颜良屡屡失利的夏侯渊是最大的背锅侠,但曹操念着亲戚情分只是轻轻发落。
按照曹操的说法,夏侯渊面对强敌却越挫越勇,始终能守住济水一线大体不失,攻可折过。
既然夏侯渊不背锅了,那陈留、济阴下边各县一些畏敌避战逃跑的官吏就成了最佳替补。
山曜也十分悲催地被列为新一批背锅侠,被朝廷下令严厉斥责,并罢去一切职务,算是在仕途上留下大大的污点。
曹操与夏侯渊各自找到了替罪羊,算是留下了几分面子,但这对于甫从地方选拔出来的山曜而言完全不能接受。
好端端一个千石县令,转眼间成为了罪魁祸首,再也不得重用,只能返回家中戴罪。
因为背负了畏敌而逃的恶名,山曜不愿在怀县家中久待,这才前往平皋姨母家中。
司马懿自然是晓得其中缘由,便安慰道:“伯旭兄也是受了牵累,替人受过,想必不久之后,定能洗脱冤屈,重新起复。”
山曜摇了摇头道:“正如仲达所言,如今世道实在不是我辈伸展的良机,这官啊,不做也罢!”
反倒是张希没心没肺地道:“正是,你俩都辞了差事,与我一同钻研圣贤之学,岂不甚好?”
酒又喝了一会儿,司马懿却想起一事,问道:“伯旭兄,当初在兖州接连战败曹军诸将的可是现今常山相颜立善?”
山曜想起此人就来气,说道:“正是此人,我可是听说了,此人如今被拜为度辽将军,还封了侯。而此人还不知好歹,居然坚辞不受,来往许都与常山的使者都已经来来回回好几遭了。”
司马懿问道:“此事我也有所耳闻,伯旭兄且与我详细说说,颜立善在兖州是如何施为的。”
山曜便把他耳听来的颜良种种事迹道来,其中不乏一些倒了好几道的消息,有所夸张放大。
司马懿却听得津津有味,听完后说道:“颜将军果然用兵如有鬼神之助也!我听说他在常山施政也颇为清明有为,又建六山学院,广召博学之士,如张臶、邴原之辈,皆在学院教授学问,使得常山文教大兴,士人云集。”
张希道:“此事我亦有所耳闻,想常山终究偏僻,竟然也能有此成就,殊为不易啊!”
山曜却道:“仲达却为何对常山之事了如指掌?”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我实有意往常山一游也!”
PS:回家赶了半天,终于码完了四千字大章,大家将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