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少声音,一来,杨峥太年轻,二来,人家说到底也不是科举出身,如此年轻就做到了堂堂正三品的官儿,这让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科举了大半辈子的官员,情何以堪,纷纷要求,必须按照规矩来。
所谓的规矩,就是部级的官员,需得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由廷推或奉特旨侍郎以下及祭酒吏部会同三品以上廷推太常卿以下部推通参以下吏部于弘政门会选詹事由内阁各衙门由各掌印在外官惟督抚廷推九卿共之吏部主之。否认无人不服。
杨士奇一听脸就绿了,可文武百官人人不服,他又刚刚经过京察大计,弄得一身羊骚,还真不敢再越过众官员,再说了,按照大明的规矩,他们的要求倒也说得过去,所以与内阁其他几位同僚一商议,最终同意了百官按照祖宗规矩的请求了。
所谓的祖宗规矩,其实很明显,以杨峥如今的身份,无疑是走部推与廷推这两条路。
部推的意思,就是当某些职位有空缺的时候,由吏部推选出候选人名单,上交朝廷请求审批。一般情况下会有一到若干个主推,也就是第一候选人,以及更多数量的陪推,也就是第二候选人。明朝的惯例,是皇帝看到名单以后,用朱笔在他满意的人员名字上画个圈,大部分情况下皇帝都会在主推的名字上画圈,也有时候,皇帝跟大臣赌气,那么就故意在陪推的名字上画圈,甚至把部推的名单打回来要求重推。一般来说,部推的适用范围,主要是三品以下的中层京官和地方官。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会知道为什么我之前说吏部尚书职权很大了,因为他事实上掌握着整个明帝国中基层官员的任命权。
廷推,是由吏部尚书领衔,六部正副官员以及言官和大学士全部到场,推选高级京官和地方官人选。一般来说,职位越高,参与推选的人数就越多,拟定名单之后,像部推那样,上交皇帝处,要求画圈。
最终的结果,在吏部尚书郭琎的要求下,对于任命杨峥为吏部侍郎的事情上,是正三品的官儿,所以必须要廷退了,杨士奇虽觉得这事儿吏部尚书有些小题大做,但众怒难犯,也只好答应了。
最终商议的结果是采用擎签法,也就是抽签。因为每次的候选人都是成百上千,而古代资讯比较落后,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谁到底应该去哪里当什么官,最公平的方式,就是用抽签的方式,决定你的去向。这个制度最早在朱元璋的时候就开始实行,但一直没形成惯例,你说它是规矩也不错,说它不是,也没人反对,但对于杨峥升为吏部侍郎这事儿上,大家空前的一致,那就是必须才用祖宗之法,朱瞻基、杨士奇纵然有些不愿意,但也不好明说,再说了这法子从皇祖的时候就这一直延续下来,自己也不好坏了规矩,所以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要说这个抽签法倒也是个好法子,毕竟公正,但也有坏处,就是简单,省事,结果还是旁人干涉不了的,所以有的人手气不好,被分配去穷乡僻壤当县太爷,有的人手气好,捡到江南某地肥缺,但是不管怎么样,你分配去哪里,都跟吏部老爷的私心无关,全看你自己的爪子在那一刻摇出了哪根签。正因为这样,很多很多很多的候选人都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以至于在在大明一朝,还有许多人认为自己怀才不遇的进士集体跑到吏部门口大骂尚书是畜生的事情,而尚书的对策也很明确,带着侍郎郎中等一干属官,跑到门口叉着腰,跟人对骂畜生,也算是千古奇闻了。
不过这次略有不同,抽签是抽签,但抽的是同意如否,因此,这日一大早,朱瞻基就在金銮殿上看着文武百官抽签了,虽说这事儿他不过是画个圈儿,但事关杨峥,自己的好兄弟,他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事实证明,他的紧张是多余的,一来杨峥年少有为,这次安南立下的功勋不小,按照赏罚分明,人家怎么着也该捞一个说得过去的官儿当当,二来,这事儿内阁插手了,虽说按照规矩,吏部是外廷文官之首,手下的官儿,怎么着也是自己一锥子的买卖,自己说得算,可郭琎不是蹇义,既没有四朝老臣的威望,二来也没有人家的才学,无论是威望,还是才干都不足以笑傲群臣,更何况是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这等虎视眈眈的老臣,外加一个皇帝在侧,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所以说是按照规矩,其实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结果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
第三更送上请围观,请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