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古到今,从技术到战术,从战役行动到战略行动,都贯彻战争的军事目的,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在整个战争过程中,不论采取什么作战方式、作战部署和作战原则,运用何种武器装备,敌对双方的一切斗争都是围绕着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展开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只是达成战争军事目的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强大的实力优势为条件,使战争另一方意识到,如果对抗就会被消灭,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兵临城下,但一旦走到了这一步,无论是愿不愿意,战事的胜利无疑是谁都愿意接受的结果,而在这个结果之前,所有一切的为这场战事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值得原谅的,就算是杀降,这也是历朝历代不乏杀降的武将。
但杨峥毕竟是两世为人,对于战事上的看法上还是多了几分不一样的见解,杀降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威慑,如消除对方的战斗力,但从另一方面看,杀降的后果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如在他看来,杀降会提高下次军事失败方的预期损失,这就好比做生意,一次性将一个行当的生意做绝了,看似不错,但预期收益并没有因此增大,因为你从此之后少了这个行当,也就是说你直接的后果是丢了饭碗,而战事相比,最直接的后果是将士们的仇恨,取而代之的将会是更疯狂的报复,战也是死,投也是死,既如此,不如「为国死,可乎?」,往往这个时候对方的防抗实力会更强,这一点从大唐名将薛仁贵坑杀回纥铁勒的效果可以看出,唐龙朔二年,回纥铁勒九姓突厥进犯唐朝,薛仁贵领兵讨伐,回纥铁勒聚兵十余万人,凭借天山(今蒙古杭爱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年三月初一,唐军与铁勒交战于天山,铁勒派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人三员将领坠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薛仁贵指挥大军趁势掩杀,遂不时,敌人大军投降。有诗赞曰: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因为铁勒骚扰唐边境达数十年之久,薛仁贵命令将投降兵十三万人就地活埋,以除后患,这次杀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人神共愤,大唐的大臣也多有对此不满者。杨德裔等大臣便激烈地弹劾薛仁贵,指责他“故杀降人”。而薛仁贵的暴行彻底激怒了铁勒人,这些本来愿意归降的部族自此与大唐结下了不解之仇,他们率部坚壁清野,远走漠北,诱使唐军深入追击,然后不断袭扰。最终唐军断粮,仓皇回逃,一路上先是吃马,马尽后,竟然“人皆相食”。一万多精锐唐军,等退到关内,竟然只剩了八百人,可以说大唐一直没能安抚铁勒人薛仁贵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来安南推行的是一国两制,目的很明确,让安南再一次回到大明的怀抱,不至于二十年之功一朝丧尽,就冲着这一点,他也不能杀了这些人,今日若杀了明日不说自己屠夫的名声就此落下了,就是大明的残暴之名也必然传了出去,与眼前的局面,无疑是不利的,这个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不管这些是不是真心投诚,他都不会让人杀了他们。
“话虽不错,可你们忘了,他们是精锐,难道你们就不是么,今日若杀了他们,明日咱们的恶名就传了出去,那些百姓,那些本就打算投降的人还敢相信我们么,我们是人,不是禽兽,我们有良知,杀人虽不是我们愿意,但能少杀人,终究是好的,再说了,你看看他们的样子,早就被我们今日之举下破了胆子,哪还敢跟我对抗,退一万步说,即便是他们不是真心投诚,为了活命才出此下策,明日便反了我们,讨回义安城,这其中的效果,你们就没想过,我们四万对抗四万,以零伤亡的战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黎利看到他们会怎么想,百姓会怎么想,那些将士会怎么看,这对我打击对方的将士士气,大有好处,可以说不杀他们是比杀了他们更适合我们?你们意下如何?“
许震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
第二更来了,请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