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如黄河之砂。”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贪腐是一个格外让人头疼的问题,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起身于微末之间,更是饱受其害,因此对于徇私枉法的事情,更是痛恨异常,所以在朱元璋上位后,也采取了一系列反腐的措施。
朱元璋专门汇集天下的人才,编写了《大明律》和《大诰三编》,对惩治腐败做出了详细规定,并且要求严厉执行,他设立庞大的检查机构督察员,将将刑、检、法职能集于一身。后来又设置六科给事中,专门弹劾六部中的贪官污吏。
朱元璋还鼓励民间老百姓防腐,他欢迎百姓举报,如果有地方官员敢“操纵词讼、教唆犯罪、陷害他人,勾结官府,危害州里”,当地贤良豪杰之人就可以将这些人抓起来,直接押送到南京受审。如果有人胆敢中途拦截,直接枭首示众。这些措施在封建王朝历史中式闻所未闻的。
在万历年间,1贯铜钱能够购买2石普通的大米,明朝以94.4公斤为一石,那么一两银子就能买377.6斤大米,如今我们生活中,大米价格大约为3元一斤,换算出来,一两银子价值1132.8元。因此贪污60两银子,实际上也就等同于68000元的财产,从如今的角度来看,朱元璋设置下的律法自然是非常严苛的,那个时候官员待遇怎么样呢?《明史》记载,七品知县一年官方发送的正当俸禄,只有45两白银,也就是年薪5万元左右,还不及现在大多数工薪阶层。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其费用价格实际上和明朝十分接近,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章节,贾府单单是吃一顿螃蟹,就花掉了24两银子,难怪她感慨这可以够小户人家吃一年了,而贾府王夫人的月钱就有20两,袭人也有2两,这还是妇女人家,对比起来,明朝的知县大人确实有些寒碜,难怪朱元璋拼命遏制贪腐之风,却总是也制不住。
所以说,朱慈烺想恢复祖制剥皮萱草,这一点对于这些官员们的震慑力可想而知。
朱元璋就四处流浪,他经受过各种人间疾苦。后来他参加了起义军,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当上了皇帝。因此他十分了解百姓的痛苦,他十分了解贪官污吏对百姓的伤害,因此对于贪官他是见一个杀一个。
朱慈烺也想这么做,也想效仿朱元璋。可他并不能一手遮天,别说是他,就算是崇祯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崇祯皇帝想杀贪官,他杀过的朝臣数不胜数,可唯独对付贪官,实在是有心无力。
碰巧这次因为太子妃的事件,崇祯皇帝有了借口。朱慈烺再次执掌锦衣卫,带着锦衣卫开始了查抄活动。
其实没有什么好查的,从崇祯十三年开始,锦衣卫就已经在开始搜集各种京城贪官们的资料了。现在好了,要想查出这些贪官还不简单。只要把卷宗调出来,挨个收拾便是。
可朱慈烺没有这么做,他并没有急着动手。因为,小诗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小诗诗必须立为太子妃,自己这一生只认准了她这一个人。既然和群臣们鱼死网破了,那就干脆撕破脸皮。
锦衣卫的肃贪行动很快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以御史台吴北为首的几个官员,孙大人和赵大人,皆以贪污罪被抓到了诏狱。
没错,就是御史台那几个,一起反对小诗诗做太子的臣子。
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劫,或封章奏勃。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屯在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在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巡盐,茶马,巡酒,巡关,攒运、印马、屯田。
监察御史、按察司分巡官,一二岁或二三岁照刷,所以革奸宄也。在内有京畿道,外各有按察司、分巡道,分颁降印信,皆为照刷文卷而设,尚虑岁久不举后将无稽,又钦定宪纲载照刷言状之条目,钦降诸司职掌,分照刷文卷之衙门,庙算神谋,周慎详密,所谓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者也,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者也。
一开始这些御史都是好官居多,可是随着朝政的腐烂,御史这块最后的净土,也被污染了。
御史主要靠刷卷来检查弹劾百官,这个“刷卷”和我们现在平时说的考试前刷题复习不一起,这里的“刷卷”指的是御史们对各衙门的文书和案卷进行抄写和核对,有点类似于现在企业的审计,每季度、每年都要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核,看有没有错漏之处,如果有则需要上报,查出问题所在。
“刷卷”制度设立之初,按规定,监察御史们在一定时间内将全国各衙门、各地方的卷宗复核一遍。因为监察御史们是奉皇命而行,各地方、各衙门也必须配合,否则就有欺君之嫌。通过这种定期的监察,让百官们心有畏惧,不敢胡作非为,监察御史们也可以通过卷宗的复核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但这个制度实行到明朝景泰、天顺年间就出问题了,无法执行下去。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刷卷并不是监察御史一人独立能完成的,往往是需要两三位监察御史配合到一处进行刷卷,同时还需要聘请大量的书吏配合,耗费大量的纸张。
后来朝局变动频繁,朝廷没有精力也没有人力进行大规模的刷卷。土木之变中,随英宗亲征的六十余名官员死伤殆尽,好不容易恢复元气,到了景泰八年又发生了夺门之变,于谦、王文等之前拥立朱祁钰登基的官员被清洗,随后石亨、曹吉祥等人也被论罪下狱。动荡的政局使朝廷无法正常运行,监察也不得不停了下来。
到了崇祯一朝,御史的清流早已不复存在,御史和朝臣们一起同流合污,想着怎么捞钱,怎么欺骗皇帝为己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