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全县都成了自己人,上上下下都喂饱了。
然而即使如此,杨一笑依旧谨慎。
他发布告之时,借用县衙的名义,哪怕被有心之人盯上,但也抓不住他的把柄。
事实上,这是他的一次试探。
也是麾下一群老谋深算者共同商量的决定。
此次借用县衙的名义发出布告,干的事情却是招抚流民进行屯田,如果这事不被朝廷追究,那么以后就可以继续干。
村外80多个粥棚,贴了一模一样的告示。
每个棚子前面都站着书吏,负责给流民们宣读和讲解。
内容很长,全文如下。
第一项先是关于惩罚的,涉及参与闹事的那些人。
“泾县县衙布告,咸使流民闻之。”
“于今日清晨,有一千四百七十七人滋闹,施暴行,伤妇孺。”
“身为灾民,接受赈济,不思感恩戴德,竟然打砸哄抢,此行为,重罪也。”
“若按云朝律法判处,该当判个立斩之决。”
“然而县秀才杨一笑公,心性良善,胸怀仁慈,有感灾民悲惨,故而予以求情。”
“经杨相公求恳,县衙做出如下判令……”
“凡此参与暴行者,贬为苦役五年,需开荒屯田,以赎自身罪!”
“又因此一千四百七十七人,镇压之时当场斩杀三百二,人死如灯灭,故而不追究家属。”
“扣除之后斩杀之人,尚余苦役1157人。从今日起,即刻劳作。”
自古以来,掌权讲究恩威并施,然而‘威’要在‘恩’前,否则起不到震慑的效果。
所以这份布告的第一项,刻意把惩罚写在了最前面。
五年苦役!
劳作赎罪!
这份惩罚看似森苛严厉,流民们却全都十分敬服,甚至就连遭受惩罚的那一千多人,个个都在庆幸自己保住了一条命。
所有人都认为,杨一笑是个仁慈的人。
一千多个苦役,当场就被县卒押走,但是去的地方其实并不远,劳作之地就在杨家村附近。
这附近曾有两条灌溉大渠,乃是云朝开国之时建造的水利,当初曾经浇灌十几万亩良田,号称是整个泾县的保粮之渠。
只可惜由于云朝的衰败,再加上官场吏治糜烂,两大沟渠年久失修,已经淤死长达二十年。
而杨一笑现在要做的,就是疏通曾经的两条大渠。
只要这两条大渠重新流淌,重现当年的灌溉田地之能,那么至少有十几万亩旱地,将会再次变回水浇田。
所谓广积粮,其实就是种田地,这种事不是靠嘴说说就行,必须真真实实的去干才行。
但是……
光靠一千多个苦役根本无法疏通大渠。
所以布告上的第二项,写了杨一笑提出的‘以工代赈’。
粥棚前的书吏们继续宣读……
“泾县县衙布告,咸使流民闻之。”
“尔等于老家遭灾,千里逃荒来此,连续五日,接受赈济。”
“然则世上有一老话,救急不可救穷也。”
“所以此前所赈济的五日施粥,乃是为了保你们不被饿死。现今尔等已经恢复体力,故而施粥不再白施。”
书吏们之乎者也念完一段,立马开始用白话给大家讲解。流民们则是屏气凝息,生怕漏过任何的讯息。
大家很快听明白,原来以后不再提供施粥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饭吃!
因为书吏紧跟着宣读,告诉大家一个好的消息……
“即日起,招募壮丁劳力。”
“分为三种,各有差事。”
“其一,开荒种田,县秀才杨一笑因感灾民疾苦,故而耗尽家资向县衙购置荒地,愿意与灾民共享,雇人开垦荒田。”
“按朝廷律法,百姓开荒当上缴五成,然则天下荒田皆已有主,故而朝廷早无开荒之律。”
“因如此,天下皆按民间士绅之规定,百姓若想开荒种田,当向荒地主家上缴七成。”
“然则县秀才杨一笑胸怀仁慈,不认尔等流民劳苦而无收获,故,上缴定为五成。”
书吏们宣读这一段之后,开始用白话给大家讲解。
语气故意带着怂恿:“流民们,听懂了没?五成啊,只需要缴纳五成!”
“杨相公心怀大度,只收取你们五成,并且他收的不是每年所产之粮,而是只收开荒之时的五成土地。”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你们在此地开荒和别处不一样啊!”
“别的地方开荒,开出来的田地都是主家的,你们每年只有资格负责种,收成的粮食上缴给主家七成,而自己,只能留下三成。”
“但是在杨相公这里,他给你们留下的是地啊。”
“五成,开荒的五成……”
“你们每开出一亩田地,自己就可以留下五分。”
“杨相公已经和县衙报备,到时候会有书吏替你们登记造册。任何人只要开出了荒地,都可以拥有其中一半的土地。”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