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人进去,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自己虽然在皇上身边,但从没有以职以权谋过私利,这回就沾你宰相的光吧。安排两个人在蔡京身边工作,可以替自己更多地了解蔡京的情况和动向,自己也就能更好掌控大局,把整个朝廷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掌之中。这么一想,他马上就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太学院读书时最要好的同学火云,另一个就是跟自己同年中进士,并考取探花的余万金。
五天之后,也就是建中靖国元年十一月一日,这道弘扬熙宁变法精神,禁止实行元佑律法的诏书,连同配套的三个文件:一个是对诏书进行解释和说明的通报;第二个是弘扬熙宁变法精神的措施和实施方案;第三个呢,就是关于设立讲义司的决定。讲义司呢,暂时设在翰林院,讲议司的首脑叫提举,由宰相蔡京亲自兼任。在这个决定里是这样说的:设立讲义司的目的,是要宣讲熙宁、元丰年间已经实行了的法度、以及神宗想做却没有实现的目标。决定特别说明,将专门建设讲义司办公大殿。讲义司设两名副提举,品级定为正三品,下设五个专门机构,初定办公官员和讲义官员六十人。所属官员通过从全国选拔调入,由朝廷各主要部门推荐经宰相和皇上秘书考核后确定选用的办法确定人选。
从蔡京的主导思想来看,下发这一道诏书,是为了投石问路,也是为了摸清皇上的脉搏。现在对皇上的脉搏,蔡京已经摸清了,也已经把握的十分精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落实这道诏书提出来的要求了。
诏书发下之后,最迫切的任务,一是要就皇上实行对新党和旧党,即变法派和保守派不偏不倚、阴阳调和,变为推崇并弘扬熙宁变法精神、禁止实行元佑律法,这种突然性紧急转弯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作出说明和解释,以消除人们思想上的顾虑和误区。
在蔡京让杨光华阅看诏书草稿的时候,杨光华就已经提出,对诏书下发之后将会引起的国人思想震动,特别是实行这一新的政策对国家将产生的重大影响,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充足的估计,并有周密的有力的应对措施。杨光华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就是因为他对此有充分的估计和判断。
杨光华向蔡京推荐的两个老同学,太学院毕业之后,火云被安排在广东梅州一个偏僻小县,先做县丞,后任县令。
宋代的县,也是有级别的。虽然都是县,但按照人口的多少、战略地位的重要程度,分为望、紧、上、中、下五个级别。上、中、下这三个中低级别的县,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只设县令;但望、紧这两个人口众多、战略位置重要的县,则由朝廷派遣官员前来跟县令共同治理,这个被朝廷派遣下来的官员,就叫知县。知县其实是朝廷派遣到地方锻炼的“后备干部”,所以并不是固定的,待有了一定的资历和业绩积累,就会被提拔或者调回京都任职。显然,知县的地位要高于县令。而火云所在的地方既偏僻又小,人口自然也少,更谈不上什么战略位置,所以只能算是“小”这个级别的,因此只设县令。火云就是当然的最高首长了。
余万金呢,因为是探花,所以安排的相对好一些,安排在扬州做了正七品通判。
接到杨光华给他们写的信之后,各自立即打点行装启程来到东京,待两人见面会齐后,商量好要先去拜见老同窗杨光华。
因为杨光华在信里没有给他们说具体安排做什么,什么职衔,什么品级。杨光华在信里只说,朝廷要给他们重新安排工作,对原来的工作抓紧做一下交接,具体情况让他们所在的原单位上级官员直接向中书省问询。两人都是一头的雾水。若在正常,到京城干什么都不知道,谁敢交接工作呀?可是他们都知道杨光华现在的地位和影响力,并且都知道杨光华正直公正为人厚道,所以他们基于对杨光华的深深信任,对这次工作安排寄予很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