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谢谢冰力十足大话网友辛苦制作的外传!!
1895年并不是一个在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情,报纸上的头条也很少出现什么让大家的神经能够兴奋的事情,当然这也仅仅仅限在美国。在亚洲两个未开化国家的战争也完全结束,出人意料的是竟然看似强大的中国被渺小的日本所击败,不过对于美国而言谁的胜负都无所谓。
洛杉矶1895年的冬天特别的冷,天上的雪已经下了不止一天。整个城市都被大雪所覆盖着。街道上所有的人都裹紧了衣服在风雪中穿梭。唯一的例外是喜欢雪的孩子们。不论是打雪仗的孩子,还是堆雪人的孩子,脸上都能够看到纯真的笑容。几天的大雪让大部分的公立学校不得不放假防止出现意外。而大部分普通人为了工作很显然只能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美国西海岸的大开发让整个西海岸成为美洲大陆上发展最快的地区。无数的工厂,企业在这里建立。
林肯大街,这是一个几乎美国所有城市都可能出现的街道名称。一栋相当大的房子中的一个窗口前站着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看着外面下的大雪,男人不高但却让人看起来只有敬而远之的感觉,而绝对没有亲近的意思。但是此时这个男人的脸上却显露出了一丝不易令人察觉的焦虑。男人身后的大厅中干净而简单,有着和整栋房子外观完全不同的装饰,只有那张在地上的白熊皮使人对这家的主人的地位和财富重新进行了评价。
“先生,太太说要佛罗里达回来了,您看怎么样?”一个语气谦卑的管家问到
“不必了。洛杉矶实在是太冷了,今年的冬天这么冷,要不然也不会让她去那么远的地方。让她在南方过完冬天再回来吧。”
男人没有回头对管家说着
“那小少爷是不是也继续在南方不回来这里过冬。
“不,那孩子要回来。毕竟这里是以后都将是他的,他总不能一到冬天就离开自己的地盘的,男人和女人是不同的。”
“是的,先生。”管家说完鞠躬离开了房间
男人这个时候才转过身子
“天知道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能够接受这么大的压力,也许要让留在佛罗里达要好过在洛杉矶。谁知道呢。”……
一周后,洛杉矶火车站。一个刚刚不到10岁的男孩子从包厢中走出
“威廉,这次父亲没有来来接我。”男孩子问道
“这次先生没有来,他说今天家族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管家从孩子的眼中看出了失望
“好吧,回家了。终于从那个冬天也不冷的地方回来了,我还是喜欢冬天有雪的地方。”
男孩子伸着懒腰说道,虽然他的失望在管家眼中没什么,不过在自己的心中他仍然希望父亲能够来接自己。毕竟离开洛杉矶已经6年多了,这种家庭冷战对于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孩子而言是非常不幸的……
如果真的有转世这种说法的话,恐怕王华就是这个幸运儿。当然这只是对这种几率比500万大奖还要少的的事情而言,对于王华一个已经过了30除了而言可是一种痛苦。按照2005年的新闻,某市不过是多了名失踪人口而已。可是对于已经成家立业的王华而言这几乎标志着自己失去了一切。本来不过是在禁止游泳区游泳,谁知道却被漩涡吸入了湖底。当自己醒来时发现一切都变得完全不同,自己成为了另外一个人,甚至不是中国人,而且很显然这里也不是2005年。直到一年之后王华才彻底明白,这是1886年的美国,自己现在的身份则是美国洛杉矶最大的黑帮爱尔兰帮的老**兰的儿子,或者更确切说是独子而他的便宜老妈则是佛罗里达州的卡尔马特家族的大佬的长女,对于在社会经济发展史和历史颇有研究的王华而有这样一个身份不知道算不算是老天对他的补偿。可是就在震惊中的王华看着自己的便宜老爸老妈的时候,他的老妈竟然要求将他带回佛罗里达老家培养成南方贵族,而不是东海岸那些只知道工作和赚钱的机器。最终为了这件事情,家庭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最终妥协的还是法兰,毕竟他也明白在西海岸打拼已经远远不是自己那个凭拳头的时候了,有南方家族的支持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这样可怜的王华的同年就在佛罗里达那明媚的阳光下度过了。南方贵族家庭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礼仪和教育也让已经叫法尔考的王华学习的异常痛苦。这个时候王华才终于找到了比高中和高考更为恐怖的事情,那就是南方家族的教育。不过10岁时终于可以离开佛罗里达却让他也失落了很长时间,毕竟终于要告别沙滩和明媚的阳光了……
1897年,诺尔曼法兰家族购买了纽约布隆克斯区的大片土地,并由于1898纽约市的合并而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纽约最大的地产拥有商之一。这代表着法兰家族从西海岸开始向东海岸的扩张。
1898年,由于诺尔曼法兰家族对美国在美西战争中的支持(掌握了几乎美国所有的重要宣传工具,包括,帮助古巴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美国政府宣布在对于古巴,菲律宾的开发中,诺尔曼法兰家族将拥有相当的优先权利。随之,诺尔曼法兰家族联合库柏家族几乎垄断了古巴以及菲律宾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的进口。
1899年1月21日,诺尔曼法兰家族宣布合资建设欧宝公司,并在同一年在意大利都灵合资建设菲亚特诺尔曼公司。在1903年与美国人福特联合组建福特诺尔曼汽车公司。
1904年,利用美国侵占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机会,诺尔曼法兰家族拥有了扩展运河的权力,也在同时参股美国银行界。诺尔曼法兰家族逐渐摆脱美国黑社会家族的身影而成为了美国重要的经济财团家族,当然这种转变是在王华的建议下不断进行的,其实在此前法兰也已经企图转变自己家族黑社会的定位,可是却缺乏足够的发展方向,可是对于社团社会经济发展历史异常熟悉的法尔考则成为了诺尔曼家族转型的头号功臣,最终帮助诺尔曼家族成功完成从黑社会向社团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使其家族成为美国第二大经济实体,而且也大大巩固了王华在家族内部的地位。
而这一年,中国却发生了辛亥革命。从内心来说依然把自己当成一个中国人的法尔考,终于也有了利用家族势力影响中国的机会。因为这一年诺尔曼法兰家族的老大位置由诺尔曼法尔考继承。这时诺尔曼家族已经成为美国重要的经济财团。其家族生意涉及化工,建筑,农产品,房地产,银行,运输以及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而诺尔曼家族和杜邦家族的联姻(诺尔曼法尔考与杜邦凯莉斯)使得诺尔曼家族的化学工业更为发展,两家族的合资公司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工业集团之一。
10月28日上午,诺尔曼博南这位前美国铁路董事已经坐上了旧金山往上海的一艘中型邮轮,这艘邮轮排水量5000吨,是家族众多拥有的邮轮中较为普通的一艘,这种邮轮平常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携带这达官显贵们到公海上,一个不受美国法律约束和美国记者关注的地方去逍遥。而今天实在等不及客轮的博南只能要求法尔考专门用一艘船送自己往上海。同船的还有诺尔曼家族的200名私人雇佣军。毕竟家族的主要成员到一个还处于内战的国家携带必要的保护还是应该的。而且船上还携带有5000只毛瑟98(1908年,诺尔曼家族入股毛瑟兵工厂,拥有了该公司15%的股份,并且在美国建立的分厂.1911年与柯尔特公司合资建立宾夕法尼亚地面火力集团.)步枪和60挺马克辛式机枪,以及相当数量的子弹。这些算是对雨辰这位中国将军的见面礼,当然如果是雨辰能够坚持到这支船到达上海。同船的还有法尔考为博南安排的另外几位中国通,这些人多半都有在中国10年以上的生活的工作经历,其中还有两位曾经做过中国海关的官员,一位曾经是江苏巡抚的幕僚。这些人主要的工作是一旦诺尔曼家族的公司在中国建立之后,迅速的开始正常的商业运作。原有诺尔曼家族在华的多半是通过一些买办来经营实业,这次直接在中国建立分公司也标志着诺尔曼家族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而且,博南还将顺道到达日本,与日本住友商社商谈合作在上海建设纱业集团的事情。
就在博南还没有到达日本的时候,法尔考已经受到卡尔森从上海发回的电报,说这位年轻的雨辰将军更像是个无赖。在抢劫了几乎上海所有的满清政府可以用来充钱的物资之后,又从上海的陈其美,李书平那里敲诈了数百万元之后离开了上海。现在这位将军已经向江苏撤去
“难道这又是一个军阀而已?”法尔考不得不自问一下,究竟让博南和这位将军接触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毕竟如果只是一个军阀的话,那诺尔曼家族的势力完全没有问题能够得到最大的扩张。可是那样对整个中国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不管他了,反正这个时候的中国革命者没几个好东西,他没根没基这个时候联合他总比跑去联合袁世凯那些人好。看吧,不行就只要继续等待了。而且能够明智的撤离上海这个中国最复杂的地区,可见这个年轻的将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在对比了中国各地情报之后,法尔考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必定要失败的革命。不说孙中山,黄兴等人除了革命之外对国家基本的建设完全没有符合实际的计划。就是有,他们无钱无枪,也根本不可能实现。而家族是不可能为了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投一分钱的。毕竟这个时候法尔考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美国人。完全为了中国革命而作某些事情,不仅仅在他看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1911年12月1日,历史依旧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孙中山仍然照旧回到了上海。只不过博南到达上海之后很显然并没有主动去找雨辰这位年轻的将军而是首先拜会美国驻上海领事,很显然,作为中国通的博南对于中国的形势到了中国之后有了重新的认识。雨辰虽然崛起的迅速,可是根基相当的不牢固。只要一场暴风骤雨就能够轻松解决掉。自己的那些见面礼虽然算不上丰厚(怎么说也价值30多万美元),可是对于任何一个地方军阀而言都是一笔非常不错的收入。而且家族准备开办分公司的上海现在也已经不在雨辰的掌握中,博南在会见俄国驻上海领事马里诺夫时很容易就能够感觉到俄国人对现任上海**的反感。而法国领事勒伯先生虽然没有和博南会面,可是仍然通过自己的秘书对博南透露了法国对于陈其美的上海军政府竟然短短一个月就让上海变成全世界最大的烟馆表示了无比的反感。所以中国现在的上海看守政府不论是博南看起来还是从美国领事那里得知的列强的看法,似乎都相当的不乐观。自然博南也就不会去凑上海这个热闹。他现在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见见那位传说中20多岁就光复了上海的这么个英雄般的人物。在上海停留了将近20天,作为曾经和孙中山黄兴等人有过一面之缘的博南这个时候顺江而下也成为了正常的不能在正常的事情。
可是当博南到达南京,他才发现南京已经完全不是自己当年在亚洲旅行时的样子,到处都是所谓的民军,而在博南看来这些所谓的民军连基本的军事训练都没有进行过,只能算是民兵而已。南京也早已不是往日的那个南京。整个城市虽然极力的表现出活力的一面,可是博南还是明显的看到了由于政府的财政紧张导致的公共开支的不足,而导致城市不可避免的衰败。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南京甚至还不如北方中国政府统治时。更为可笑的事情是这个南京竟然在江苏还有一多半在北中国政府手中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总督,一个是传奇将军雨辰,他在两江总督衙门坐镇。另一个则是当年江南9镇的指挥官。不过谁都能看得出来,这雨辰拥兵自重,又是像上海时一样席卷了南京所有的官银,自然是南京的实际控制者。
不过在博南看起来,雨辰选择和江南立宪派联合无疑是一招非常不好的臭棋。江南立宪派无疑是在利用雨辰的武力,而雨辰的武力作为任何政治派别的支持绝对都可以获得和江南立宪派同样的好处。况且,张蹇的所谓南通垦殖在诺尔曼家族看起来实际上是一个即落后,又效率低下的公司。与这种人合作不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会被张蹇所利用,而他那点可能的政治影响,也不过就是前满清当局的谘议局而已。
不过,当博南和法尔考电报联系之后,法尔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雨辰此时看似强大实际上却非常脆弱,是一个标准的泥足巨人。如果没有一个拥有相当人望的人来作为雨辰的政治盟友,他必败无疑。而整个南中国,也只有张蹇这人能够充当此类角色。利用从来都是相互的。建议继续观察在合适时可以适当联系。”
博南在观察雨辰的同时也联系了南京政府的孙中山等人,而这些人见到博南则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希望博南能够游说诺尔曼家族提供经济援助。这种请求无疑让博南看到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无知和天真。一个商业家族难道能够援助一个国家,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博南通过进一步对雨辰的观察则确定了他是整个中国除了北方的北洋军之外唯一有能力的实际军事集团,和雨辰联系的建议也已经通过电报发给了美国的法尔考。
此时身处美国的法尔考也不得不对于如何对待雨辰这种实际上的地方军阀而头疼,毕竟这位将军是他已知历史之外的人物,他的所作所为尽管看起来更像一个军阀,可是在这种这种实际情况下,不过是选择一个对中国损害更小一点的军阀而已。相对于其他人而言,雨辰至少还让法尔考看到了一点希望。那就是和其他军阀不同,其他军阀多半以捞钱为主,而雨辰则将绝大部分钱用在了军事开支上,自己的生活反而有点类似于清教徒。
就在法尔考和博南还在观望的时候,雨辰竟然完全出人意料的辞掉了江苏总督的位置,带兵北伐,并且经过了一系列的激烈战斗占领了苏北重镇徐州。
在博南看来,这个雨辰不知道是精还是傻。这南北议和已经是大势所趋了,难道这个年轻将军还真的想打下北京城,这个时候发动北伐无疑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名声。可是江苏北上就是山东,那地方可是北洋的老家,袁世凯怎么可能那么轻松让人跑到自己的地盘上撒野。更何况,雨辰难道没有感觉到南中国政府对他的猜忌。通过在中国的了解,博南了解到这位将军自称曾经在美国居住,并且还和孙中山有过交往。如果是在东海岸,雨辰大可以说自己是非法移民,但是家族在西海岸的势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一个非法移民如果没有为家族工作根本不可能找到任何的生存机会。所以博南对这位将军的背景感到非常的怀疑,不过在法尔考看来,这种事情并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家族的地下势力不可能完全控制整个非法劳工市场,而且就算是在家族控制的非法劳工市场中,没有任何人会使用自己的真名,他们不够都是一些代号而已。法尔考相信,只要有更进一步的资料就能够证明雨辰说的是不是真话。而只有先证明雨辰的身份,才有可能对雨辰进行全面的评估。
但是不久,在中国却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吃惊的事情,已经控制了徐州的雨辰竟然轻松的用一场兵变解决了远比雨辰有名的安徽总督柏文蔚。这毫无疑问的让包括法尔考在内的对中国政局表示关注的人大跌眼镜。一个年轻的将军竟然轻松的就解决了一个在中国相当有名望的将军革命者。虽然大部分人都先认为柏文蔚趁雨辰在北伐期间受伤企图吞并这位年轻将军的领地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动,可是雨辰如此雷霆般的手段却是任何人所想像不到的。在这场军事政变之后,法尔考和博南再也没有单纯的把雨辰当成一个纯粹的将军,而是把雨辰当成了政客,因为一个军人是不可能为了掩饰自己的政变竟然要废如此大的力气。在这个时候,甚至中国国内不少人都将这位传奇般的年轻将军称为中国的拿破仑。虽然包括博南和法尔考等人对中国人的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但是在这个时候任何对中国感兴趣的人都不得不对这位年轻的将军报以关注……
上海是一座国家化的都市,所以辛亥革命在这里除了雨辰的一晚上革命之外,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平静。毕竟革命归革命,生活还是要过的。华灯初上,整个上海这个时候才显示出不同于其他中国城市的一面,尽管国内还是南北对峙,可是躲到这里的满清官僚以及大买办们还是要灯红酒绿的享受着这个城市的一切。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外滩上高耸的欧式建筑,很难让人把这个城市和这个**而虚弱的还处在内战中国家联系起来。难怪法国领事勒伯先生给这里起了个东方巴黎的别称,这种说法很显然也被大部分在这里的外国人所接受,当然博南对于这个叫法也觉得相当的贴切。不过今晚,一向喜欢亚洲风情的博南却不得不再次拜访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库柏先生。毕竟无论如何,诺尔曼家族在中国的生意毕竟要直接和这些外交部的官员们打交道,尽管博南非常的不喜欢和官员们打交道。
美国总领事馆是一座中西结合风格的小楼,说它小不过是对于习惯在在美国最现代化城市的博南而言,在周围一片租界区的住宅中,这栋小楼毫无疑问还是非常大的。和租借外那些低矮而阴暗的中国人居住的社区而言,更是漂亮而干净的。在领事馆的二楼,这个时候只有库柏领事的办公室亮着灯,美国人的休闲情绪是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止的,哪怕是中国处于内战也无法阻止领事馆的官员们去参加上海那无休无止的宴会,酒会。当然库柏的夫人们也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沙龙,毕竟革命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外国人而言只不过是自己控制下的国家换了一个管家而已。
两张沙发,一张办公桌,一个小茶几。这就是库柏领事小小的而简单的办公室。此时博南正用着他那一贯的休闲姿态,品着中国号称只有皇帝才能喝道的大红袍茶叶。而对面的库柏领事则在处理这一件不能不说和诺尔曼家族将要作的事情有着不小关系的文件
“博南先生,您为什么这个时候来到这个内战的国家呢?难道诺尔曼家族要在这里作什么大买卖。您知道这个可怜的国家是多么的贫穷吗。恐怕您的房地产和工业产品是很难找到出路的。至于铁路,这个国家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恐怕也是不现实的而且您知道我们美国没有获得足够的筑路权。”库柏可以说一上来就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诺尔曼家族在美国国内的生意和中国进行了联系
“领事先生,如果您不在那么客气的话,我也就不用在用什么尊称了。我觉得既然以后家族很有可能在中国这个国家开展生意,那恐怕就会经常和你联系了?这件钧窑的瓷器是我们家族的法尔考先生让我送给你的,希望以后我们能够在中国愉快的合作。”
博南将一个不大的盒子交给库柏,尽管库柏并没有接的意思
足足一分钟,库柏才接下这个盒子。他也明白,如果不接这个盒子一诺尔曼家族的势力对一个未开化国家的小小领事而言毫无疑问是灭顶之灾。而接受了这个盒子,恐怕自己就只能和诺尔曼家族一起在中国打拼,出了问题,外交部当然不可能去找国务秘书家族的麻烦,最后只能是自己倒霉。
打开盒子,库柏还是小小的吃了一惊。这个不大的盒子中装得竟然是一件宋代钧窑的珍品观音瓶,这在宋代的钧窑是是非常少见的。作为中国通的库柏当然知道诺尔曼家族的礼物价值也同样代表日后在这里的生意会有多么的麻烦。但是已经接受的东西是不可能退出去的,“可怜”的领事也只好收下这件“贵重”的礼物。
“博南先生,你们家族这次准备来中国发展什么生意呢?”虽然已经绑在了诺尔曼家族身上,可是领事大人很显然还是希望这种生意不会过于的麻烦
“领事大人可以放心,我们在这里的生意主要是纺织和面粉等轻工业。至于厂房之类的已经和日本的住友商社商量好了,你知道我们公司的投资集团是住友的第二大股东,所以很便宜的我们就获得了上海南郊的一大片土地。现在只是需要你和上海市军政府的陈总督商量一下具体如何运作的问题。当然事成之后另有重谢。”
博南依旧贵族气质十足的品着自己的茶,虽然他并不习惯这种东方的带有淡淡苦涩的饮料,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饮料对于西方世界的人而言的确有着某种特殊的魔力。
“好吧,相信陈总督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不过我不得不告诉你,上海的南郊是整个上海最为混乱的地区。那个地方简直就是犯罪者的天堂。”
“这个是我们的事情,你不必过于担心。好了,领事先生,非常不好意思打扰你的休息,我还是早点回去好了。”
“好吧,后天上午我给你消息”
双方不经意间称呼的变化标志着诺尔曼家族正式在上海的进驻成为了必然……
上海的南郊是成片的贫民区和垃圾场,这里原来虽然被住友商社买下,可是由于住友在大连还有大片的土地尚未开发,所以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在这里开发。这就是为什么住友同意把这片土地以那么低的价格转让给诺尔曼家族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一位美国国际投资是住友的第二大股东。
第二天,博南在20多名雇佣军的保护下去看了南郊的实际情况。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地区真的是非常的混乱。大白天的抢劫竟然没有人去制止,而警察们经常在拐角和强盗们分钱。整整一个街区竟然连一名巡逻的骑警都没有看到。对于原本在亚洲旅行过的博南而言,他简直不能够想像这里不过和租界区和外滩相距10公里而已,却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博南先生,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才是现实中的中国。中国90%以上的城市都是这个样子,只有租界区还像是个城市。”
说话的人是曾经在海关供职的特兰,1906年回国之后在诺尔曼家族下属的亚利桑那化学工业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