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敌我态势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方腊势力看来,遭受朝廷的攻击,是一场突发事件。
但在宋廷的庙算中,此役已经计议许久了。
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江南的战事,不宜久拖。
宋徽宗和蔡京等人的长远目标,其实是燕云十六州。
攘外必先安内,只有顺利解决了方腊问题,帝国才能腾出手脚,追求那久违的荣耀。
而且江南之地拿在朝廷手中,能搜刮不少的民脂民膏,无论是用来作战,还是用来盖宫殿,都是合用的资源。
所以赵宋君臣就攻击方腊之事,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现在时机已至,再拖下去,北方的辽国就被女真人一口吞下,到那个时候,燕云十六州又会落入女真人的手中。
先南后北的方略,终于到了执行的时候。
……
童贯再次挂帅,准备出征。
此番点选的兵马,全都是能征惯战之士,除了禁军之外,还将守备西北边疆的精锐——蕃汉兵,也拉了过来。
所谓蕃汉兵,是指宋朝边境地区,由北方少数民族组成的地方兵种,尤以与羌人部落为多。
这帮人善于骑射,因此被宋朝官方收编,将其组织起来,当做进攻西夏的马前卒。
数十年来,蕃汉兵逐渐发展壮大,其实际战力,已经超过了拱卫京师的禁军。
童贯将蕃汉兵拉入战斗序列,一来是增强实力,务必将方腊一网打尽;二来也是为以后攻击北辽,进行的前期的战术演练。
与辽军作战,没有能征惯战的控弦之士,那是绝对打不赢的。
……
禁军、蕃汉兵、地方厢军,加起来共十五万重兵,集结于镇江对面的扬州府。
中军大帐内,北宋将领济济一堂,商议进兵方略。
除了童贯的心腹爱将王禀之外,还有出身西军的刘延庆、杨可世、辛兴宗、杨唯忠、王渊等大将。
杨唯忠是童贯当年打西夏时的老部下,此次出征方腊,正好把他叫过来,为其出谋划策。
而童贯的得意“门生”谭稹,则作为宋徽宗的特使,行使“监军”的职责。
此举与后世校长的“微操”如出一辙,看来这当领导的,都差不多嘛。
……
话是这么说,童贯和谭稹配合的相当默契,至少没有搞内讧。
“方腊占据六个州府,杭州、睦州、处州、衢州、歙州、婺州。杭州府是方腊的老巢,此路将由杂家亲自领兵攻打;王禀,你领兵三万,攻击歙州。”
“辛兴宗、杨唯忠两位将军,领兵四万,进驻秀洲,从秀洲向南,威压方腊军民。”
“刘延庆、杨可世、王渊,你三人领兵三万,南下攻占衢州,再向北进攻,与杂家汇合。”
“如此用兵,诸位有何异议?”
刘延庆、杨可世、辛兴宗等人,都是在西军厮杀出来的虎将,照着地图看了看,童贯的布置没毛病。
“但凭童帅号令!”
(从上往下,秀洲是今天的嘉兴市,歙州是安徽省的歙县,睦州是浙江省的淳安县,这两个县是交界的;衢州仍旧名为衢州,婺州是如今的金华市,处州是如今的丽水市。这片区域是方腊起义的核心区,而周围的台州、苏州、湖州、绍兴等地,也有响应方腊的起义者活动。方腊起义的终局——帮源峒之战,发生在睦州,也就是现在的淳安县境内。)
……
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方腊沉着应对,派出三路大军,与官军厮杀。
第一路,由大将方七佛统领,率兵七万北上秀洲,阻拦敌军的攻势。
第二路,由郑魔王郑彪,领兵八万南下衢州,与刘延庆硬碰硬。
第三路,由兵部尚书王寅,领兵五万开向歙州,阻滞王禀的大军。
剩余的十万将士,则由方腊统一指挥,守备杭州的同时,也当做总预备队。
……
乍一看,方腊手握三十万大军,比朝廷多出整整一倍。
但比较起真实战力,这些部队都是平头百姓临时组织起来的,看着声势浩大,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